2020年7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省考察時指出,要走好農業合作化道路,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后我國農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走好農業合作化道路,成為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
農村改革之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下,農業生產力得到最大程度的釋放,農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同時,一些新問題新矛盾也暴露出來,如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銜接問題、農業勞動力不足問題。特別是,針對農產品安全問題,迫切需要做出重大決策,農業合作化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
農業合作化是用合作社的組織形式,把個體的、分散的農業經濟轉變成比較大規模的、集體的社會主義農業經濟。新形勢下,農業合作化是一種在政府引導之下,廣大農民適應農業發展需求自發實現的組織創新。農業合作化不僅提高了組織化、集約化程度,也為實現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創新提供了一個重要載體,在農業生產基礎設施的完善、農業生產投入品的購買使用、先進農業生產技術及優良品種的推廣、農產品銷售渠道的拓展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時,農業合作化實現了農民與市場的有效銜接,農民在市場中的話語權得到體現和重視,促進了農民的增收。此外,農業合作化還可以提高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能力,為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提供保障。
農業現代化既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手段。在農業現代化過程中,需要新發展理念、先進的科學技術、現代的經濟管理等共同推動。我國農業發展逐漸實現了從改革開放之初的以發展生產力為核心向以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為核心的轉變,通過發展高效、優質、節約、友好、循環型農業,不斷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當前,農業現代化面臨著糧食安全、農產品質量、農民增收、資源環境約束等諸多矛盾,以家庭為生產單元的制度安排已無法有效地解決這些矛盾。因此,農業合作化的產生具有必然性,不僅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更符合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方向。
農業合作化以大規模農業機械化、專業化運作為標志,充分發揮科技力量的作用,將農業生產力水平提升到一個新高度,實現了糧食產量的連年遞增,農民收入的不斷增加,也提升了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加快了農業現代化進程。截至2019年,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9.2%,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0%;水稻、玉米、小麥三大糧食作物化肥利用率達到39.2%。這些成就的取得,農業合作化功不可沒。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農產品價格的提高、多種生產要素對收入分配的參與,農民收入實現了快速增長,且收入來源結構呈現多元化特征。盡管如此,農業經營收入對農民增收的貢獻有限,2016—2019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經營凈收入年均名義增長6.4%,對農民增收的貢獻率僅為27.4%。這既與農產品價格相對偏低、農業生產成本上升有關,也與農民在農產品市場中話語權較弱密切相關。
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其中就包括發展富民鄉村產業,支持各地立足資源優勢打造各具特色的農業全產業鏈,重點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業合作化體現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合作。特別是,為了實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戰略目標,以農業合作化促進農村居民收入增加是重要保障。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做出的重大決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硬任務。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扎實搞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隨著《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的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取得明顯成效,村莊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截至2019年底,全國90%以上的村莊開展了清潔行動,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60%,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覆蓋84%以上的行政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有了較大提升。
在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動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中,也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近些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陸續配備了垃圾桶、垃圾箱及中轉站、運輸車等硬件設施,但由于缺乏一個有效的運營與管護機制,既沒有運營組織,也缺乏管護經費,從而導致這些設施的閑置與浪費。加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資金投入主要依靠政府,集體經濟難以提供有效的補充。農業合作化道路,在增加農民收入的同時,也促進了集體經濟的發展,從而為農村公共品的供給提供了資金保障。與此同時,農業合作化道路也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供了組織、人員保障,更好地推動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優質安全農產品需要是農業發展的首要任務。因此,必須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保障優質安全農產品供給能力,為國人身體健康提供保障,助力健康中國戰略的實現。
當前,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形勢依然嚴峻,打贏農業面源污染攻堅戰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農業合作化為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改善農業生產環境,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提供了有效路徑。走農業合作化之路,實施統一的生產行為,遵循統一的質量標準,采取統一的發展模式,并建立有效的農業廢棄物回收機制,提高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推動農業生產逐漸走向循環化、清潔化。統一的行動產生良好的效果,不僅可以實現化肥農藥減量化,而且可以提高其綜合利用效率,減少面源污染物的流量,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
當前,我國農業發展進入新階段,迫切需要新路徑新措施新政策解決新問題。農業合作化無疑是未來農業農村發展的方向;鶎诱_引導,發揮基層黨組織的領導力,按照市場化、規;、專業化的要求和農民生產、農業發展的需要,把分散經營的農民組織起來,聯合成一個有機的利益綜合體,形成強大的市場競爭力,共同謀求發展,實現共同富裕。
我國地域廣袤,農業生產的環境條件、生態資源基礎,以及農業生產的方式、農民對合作化的認知及接受程度等,都具有明顯的地域差異性。為此,做到因地制宜,充分考慮區域農業農村發展的實際狀況及問題,發展多層次、多形式、全方位的農業社會化服務合作組織,走符合區域特點的農業合作化道路,不斷提升農業現代化和高質量發展水平,助力鄉村振興。
微博
微信
QQ空間
寧波市在國內首次實現青蟹規;绶N繁育
經過3年的科研攻關,今年,寧波市海洋與漁業研究院聯合相關企業,在寧海蛇蟠涂育苗基地成功繁育出近400萬只青蟹蟹苗。日前,該項成果通過相關專家組評審。據悉,這是國內首次實現青蟹規;绶N繁育。
2020-09-10綜合資訊最新資訊
寧波市在國內首次實現青蟹規;绶N繁育
經過3年的科研攻關,今年,寧波市海洋與漁業研究院聯合相關企業,在寧海蛇蟠涂育苗基地成功繁育出近400萬只青蟹蟹苗。日前,該項成果通過相關專家組評審。據悉,這是國內首次實現青蟹規;绶N繁育。
2020-09-10綜合資訊最新資訊
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干事:中國為穩定世界糧食生產作出貢獻
【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干事:中國為穩定世界糧食生產作出貢獻】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干事屈冬玉7日以視頻方式參加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有關論壇,贊揚中國為穩定世界糧食生產和供應作出貢獻。
2020-09-10綜合資訊國際農業
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干事:中國為穩定世界糧食生產作出貢獻
【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干事:中國為穩定世界糧食生產作出貢獻】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干事屈冬玉7日以視頻方式參加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有關論壇,贊揚中國為穩定世界糧食生產和供應作出貢獻。
2020-09-10綜合資訊國際農業
中國(南京)智慧農業展永不落幕,我們2021再相約!
【中國(南京)智慧農業展永不落幕,我們2021再相約!】2020年9月8日下午,為期三天的第五屆中國(南京)國際智慧農業博覽會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順利閉幕!
2020-09-08農業展會展會資訊
中國(南京)智慧農業展永不落幕,我們2021再相約!
【中國(南京)智慧農業展永不落幕,我們2021再相約!】2020年9月8日下午,為期三天的第五屆中國(南京)國際智慧農業博覽會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順利閉幕!
2020-09-08農業展會展會資訊
創新引領 智慧先行——2020 5G+智慧農業(南京)高峰論壇圓滿舉行
9月6日-8日,第五屆中國(南京)國際智慧農業博覽會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成功舉行。展會同期舉辦2020 5G+智慧農業(南京)高峰論壇。邀請行業主管部門、專家學者、行業企業家出席展會,共同探討5G在智慧農業領域的應用與未來發展。
2020-09-08農業展會展會資訊
創新引領 智慧先行——2020 5G+智慧農業(南京)高峰論壇圓滿舉行
9月6日-8日,第五屆中國(南京)國際智慧農業博覽會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成功舉行。展會同期舉辦2020 5G+智慧農業(南京)高峰論壇。邀請行業主管部門、專家學者、行業企業家出席展會,共同探討5G在智慧農業領域的應用與未來發展。
2020-09-08農業展會展會資訊
可持續設施農業——荷蘭現代設施農業技術推介會
9月6日-8日,由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指導,江蘇省農村專業技術協會、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南京農業大學·國家信息農業工程技術中心主辦,南京潤展國際展覽有限公司、江蘇省農學會智慧農業分會、江蘇省農村專業技術協會智慧農業分會、南京智慧農業研究院承辦的第五屆中國(南京)國際智慧農業...
2020-09-08農業展會展會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