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我省農業產業加快發展、一二三產業統籌聯動、資源要素交叉集聚,我們有必要積極促進“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創新鏈、區塊鏈、資金鏈”融合發展,在建鏈延鏈、強鏈補鏈上下功夫,進一步釋放我省產業資源優勢,助力我省鄉村振興戰略的順利實施。
一、延長產業鏈。我們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農業產業、做大農業加工業時,要因地制宜,挖掘本地優勢,突出不同地區的產業特點,加快培育具有區域特色的農業加工產業集群,延長產業鏈、促進價值增值。從我省寒地黑土之都的綏化市情況看,依托周邊廣闊的玉米生產種植、便利的物流貿易條件以及充足的初級原料加工供應等優勢,引進落地了新和成、象嶼、星湖科技等一大批玉米精深加工企業和項目,玉米加工產業布局初具規模,切實將玉米的生產優勢就地轉化為了產業優勢,把“大糧倉”變成“大工廠”,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農產品的就地加工轉化,有助于緩解農民“賣糧難”“賣菜難”問題,有助于形成農民增收、企業增利、政府增稅的多贏局面。近期,經國家批準,又將我省的食用菌和雪花肉牛兩大產業納入2020年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支持范圍,并下達專項資金對符合條件的縣(市)產業項目予以重點扶持,專門用于扶持我省優勢特色標準化生產基地、發展優勢特色農產品加工營銷、健全經營組織體系等方面的建設,這一舉措必將促進我省加快培育結構合理、鏈條完整、聚集度高、競爭力強的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助力我省將優勢特色產業做成帶動農民持續增收的大產業,鞏固脫貧成果,引領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提升價值鏈。一方面是國際農產品價格的“天花板效應”,大大限制了我省農產品價格上漲的空間;另一方面,隨著國內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勞動力工資水平、農資價格上漲導致農業生產成本水漲船高,抬高了農產品生產成本,導致了農產品銷售價格的“地板效應”,因此,受這兩方面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我國農產品生產已從低成本優勢轉為高成本劣勢。為提升我省農產品銷售價格、加快實現農民生活富裕的任務目標,我們既要堅持優質優價、大力提升農產品價值鏈,積極打造農產品品牌、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還要大力實施種植結構調整,擴大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合理推廣作物間作套種,發展設施農業和棚室栽培,改良農作物種植品種,提升單位面積耕地產出的價值量。
三、打造供應鏈。從我省的情況看,一是要抓農產品生產及產后服務體系,搭建農產品價格和土地資源信息發布平臺,及時公開農產品上下游產銷信息和土地流轉信息,便于農民掌握市場行情,以市場價格信息變化為導向,促進農業資源要素低成本高效流轉。二是暢通農產品流通渠道,進一步完善我省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更好地調節市場供應,提高農產品銷售價格,最大化農產品經濟收益。三是完善農產品收儲運體系,結合市場需求特點和實際,形成一定規模的烘干蔬菜生產能力、農產品冷鏈儲運能力,延長保質期、擴大運輸半徑,促進農產品錯峰上市。
四、發展創新鏈。一要圍繞載體創新要動力。鼓勵建立線上線下融合式的科創中心、文創中心,通過搭建靈活高效、虛擬和實體相結合的平臺載體,充分吸引域外人才、積極培養本土專業人才參與到我省農產品產供銷各個環節的創新過程中來,以龍江獨特的地域文化特色為基礎,圍繞鄉村振興主題,深入挖掘“老字號”,講好龍江故事,更好地實現我省農產品的經濟價值。二要圍繞產品創新要動力。為適應市場和消費者需求變化,發揮我省綠色食品及原料優勢,以用戶需求為導向,加大休閑食品等快銷商品的設計創新,對具有區域特色的上下游關聯商品進行“大禮包”式的整合和銷售;對農業產生過程中的副產品進行深度開發加工、變廢為寶,加大對水稻秸稈、玉米秸稈原料化利用的力度,為產品注入藝術基因,促進秸稈的綜合利用,提升秸稈編織品的市場價值。三要圍繞品牌創新要動力。大力培育具有我省特色的知名品牌和著名商標,在支持龍頭企業進行市場開拓和品牌營銷的基礎上,加大中小品牌支持力度、促進品牌創新。四要圍繞宣傳創新要動力。實施靈活的分眾化宣傳推廣,在發揮傳統渠道作用的同時,充分利用抖音、快手等線上新媒體,把我省美麗鄉村、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有針對性地宣傳出去,促進文旅融合發展。五要圍繞技術創新要動力。充分發揮我省高校和科研機構的資源和人才優勢,加大對農業產業的產學研投入,對新取得的農產品專利和科研成果予以獎勵和補貼,引領我省農業產業技術在傳統領域和新興領域加快發展,促進我省農業產業技術與5G通訊、無人駕駛、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領域融合發展,提高農業產業的科技貢獻率。
五、應用區塊鏈。一是積極發揮區塊鏈在農產品溯源方面的作用。全程記錄農產品的生產、運輸、加工和儲藏等過程,有利于提高消費者對農產品的信任度。二是積極發揮區塊鏈在農產品生產銷售統計方面的作用。全面記錄全省耕地種植的作物品種、數量等信息,有利于促進我省發展精準農業,合理調整種植結構。三是積極吸引域外區塊鏈企業落戶我省形成產業集群。我省冬季時間長、氣溫低,能夠顯著降低區塊鏈企業使用的大量服務器所帶來的空調能耗,降低區塊鏈企業的長期運營成本。爭取國家在國有區塊鏈企業建設布局時向我省重點傾斜。加大定向招商引資和財稅優惠力度,吸引域外區塊鏈企業落戶我省,贏得發展的先機。
六、用活資金鏈。金融興則經濟興,金融強則經濟強。一是創新財政補貼模式,鼓勵政府投資和社會資本投入相結合,通過公私合作方式開展農村公益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充分調動社會資本參與管理和監督的積極性。二是對購置符合條件的新能源汽車或摩托車給予政府補貼,引領鄉村消費熱點,釋放農村購買力,進一步提高農村生產生活的機械化、便利化水平。三是支持各地成立國有的鄉村振興實施主體,鼓勵各地參照城市投資公司模式探索成立鄉村振興建設投資公司,發揮國有企業在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等方面的優勢和作用,盤活村鎮資產,加大農村基礎設施投入和改造力度。同時,鼓勵鄉村振興實施主體承接政府財政性資金項目建設,支持企業通過土地托管、開展土地流轉等經營模式,促進農地統一經營耕作、規;洜I。四是統籌農村金融機構形成合力。加大財政支持引導力度,促進商業銀行、村鎮銀行、供銷社、農村信用社、農業保險等金融機構在服務“三農”方面形成工作合力,鼓勵金融產品創新和農業保險新產品設計開發,滿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民發展產業的需求。
微博
微信
QQ空間
農業農村投資建設大有可為
近日,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 加快補上“三農”領域突出短板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何要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哪些重點領域亟待補短板,有哪些支持政策?記者采訪了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和專家。
2020-07-26綜合資訊農業頭條
農業農村投資建設大有可為
近日,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 加快補上“三農”領域突出短板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何要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哪些重點領域亟待補短板,有哪些支持政策?記者采訪了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和專家。
2020-07-26綜合資訊農業頭條
四部門出臺《國家救災農藥儲備管理辦法(暫行)》
近日,為建立國家救災農藥儲備制度,保障糧食作物突發性重大病蟲害防治應急用藥需求,做好國家救災農藥儲備工作,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農業農村部、供銷合作總社聯合印發《國家救災農藥儲備管理辦法(暫行)》(以下簡稱《辦法》)。
2020-07-25綜合資訊農資資訊
四部門出臺《國家救災農藥儲備管理辦法(暫行)》
近日,為建立國家救災農藥儲備制度,保障糧食作物突發性重大病蟲害防治應急用藥需求,做好國家救災農藥儲備工作,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農業農村部、供銷合作總社聯合印發《國家救災農藥儲備管理辦法(暫行)》(以下簡稱《辦法》)。
2020-07-25綜合資訊農資資訊
青海青稞產業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7月23日,從青海省農業農村廳和中國作物學會共同主辦的青稞產業發展論壇上獲悉,目前,青海已有青稞加工企業58家,其中規模企業30家,青稞加工產品7大類20多個品種,除食品外,還涉及β—葡聚糖、γ—氨基丁酸、黃酮等高端保健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0%。
2020-07-25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青海青稞產業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7月23日,從青海省農業農村廳和中國作物學會共同主辦的青稞產業發展論壇上獲悉,目前,青海已有青稞加工企業58家,其中規模企業30家,青稞加工產品7大類20多個品種,除食品外,還涉及β—葡聚糖、γ—氨基丁酸、黃酮等高端保健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0%。
2020-07-25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2020中國農業品牌政策研討會在京舉行
【2020中國農業品牌政策研討會在京舉行】為深入推進品牌強農戰略,加強農業品牌政策創設,7月24日,2020中國農業品牌政策研討會在京舉行,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出席會議并講話。
2020-07-25綜合資訊最新資訊
2020中國農業品牌政策研討會在京舉行
【2020中國農業品牌政策研討會在京舉行】為深入推進品牌強農戰略,加強農業品牌政策創設,7月24日,2020中國農業品牌政策研討會在京舉行,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出席會議并講話。
2020-07-25綜合資訊最新資訊
七部門聯合發文加強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
【七部門聯合發文加強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近日,科技部、農業農村部、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聯合印發《關于加強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2020-07-24綜合資訊最新資訊